关键字:
本站 2017-07-06 10:49:55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城市地铁不断新建和扩建。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共有19条运营线路,日平均客流量突破上千万人次,是我国最繁忙的地铁城市。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地铁给我们带来的便捷自然不言而喻。但若长时间呆在地铁中,由于地铁站及车厢相对封闭,且人员密度大,也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地铁内空气潜在的健康危害不容忽视。
今年4月底,齐鲁晚报曾发布消息称,西安地铁一号线纺织城站一名女乘客突发昏厥,并在网上引起一阵热议,地铁内的空气质量受到广泛关注。由此可见地铁空气污染不可小觑,而且夏季即将到来,高温天气会使得拥挤的地铁内突发昏厥、细菌感染、真菌污染等状况更加容易发生。
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选择了6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让他们随身携带空气检测仪,在一天时间里,随时监测自己所到之处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发现,地铁中的空气质量最差,每立方米的PM2.5浓度达到64微克;其次为在路上开车,数值是33;再往下依次为:步行去商场和操场,数值为31;高峰期在路上骑自行车是26;在隧道中开车数值为21;在厨房中做饭是19。相对来说,花园和无油烟的家里空气质量最好,PM2.5数值均不超过1。
《上海地铁站台环境质量分析》中显示,上海测试站台的PM1.0、PM2.5与PM10平均浓度分别达到了234ug/m3、293ug/m3和372ug/m3,颗粒物浓度超标比较严重。其中以人民广场站最为严重,其PM10的平均浓度达到了825ug/m3,是地铁设计规范的3.3倍,更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5.5倍。
鉴于地铁内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地铁车站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只能通过车站出入口和有限的隧道风井来进行,当早晚高峰人口密度增大,通风效果变得更差,空气质量也随之下降。
那么,地铁内的空气环境究竟如何?据统计,地铁内人群拥挤在一起,每分钟可产生500万个小颗粒,包括鞋底扬尘、掉落的皮屑、打喷嚏的飞沫,以及衣服上的纤维等。另有相关测试表明,地铁尤其是站台PM2.5值平均为地面16倍,这些PM2.5到底是哪里来的呢?
资料显示,地铁内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
一、地铁车辆为保证车体气密性及车内装饰和节能的要求,在车内使用了大量装饰材料和保温材料,这些材料会直接向车厢内释放出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内的多种化学污染物;
二、地铁车辆内高度密集的人群会释放出大量异味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微生物细菌;
三、灰尘多,加上通风不良、日光不足,地铁车辆内细菌等生物污染物在地铁这一特定的环境下会长久存活并进行传播
四、地铁站系统建筑装饰材料释放的污染物和其他因素产生的污染物会通过地铁车辆空调的新风口和地铁车辆门的频繁开闭进入地铁车辆的车厢。
通过以上四种途径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醛类、苯系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空气微生物、二氧化碳、可吸入性微粒
虽然地铁内部有经过统一的清洗和消毒处理,包括对地面、座位和扶手等的清洗。可是,这样的消毒是远远不够的,地铁运行时,扶手、拉手、座位上的细菌等微生物时刻被来来往往的乘客交换着,仅仅是在车库里面消毒不足以阻止微生物的传播。
瑞典医学教授哈恩•卡尔森在瑞典《科学日报》上发表论文称,地铁系统中的空气成分与地面上的差别很大,地铁空气中含好多种有害微粒,它们能够破坏人体的DNA结构,可透入包括肺、脑、肝、肾在内的主要人体器官,比汽车尾气对乘客健康置成的伤害还要大。这些有害微粒并非长期都存在于地铁中,通常状况下春天有害微粒浓度最高,而冬天则最低。
卡尔森教授经过对斯德哥尔摩地铁空气的研究了解,由于长期坐地铁吸入大量碳、沥青、铁和其他小颗粒污染物质,导致瑞典每年有5000多人过早地死亡。经过研究得出论断,在地铁的空气中含有一种铁微粒对身体DNA破坏最大,当这些铁微粒进入人体器官后就会在人体细胞中形成一种自由基,它不仅会危害人体的遗传机制,而且还会增强患癌症的几率。一些有害物质微粒还会诱发各类炎症。而这种微粒主要是由车轮与轨道摩擦产生的。
上一篇:垃圾焚烧,想说爱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