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耐高温粉尘监测仪 无线固定式隔爆型气体检测仪 无线固定式隔爆型二合一温度气体检测仪 

无线固定式隔爆型二合一温度气体检测仪
您当前的位置:官网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资讯

机器人成智造腾飞基础 国家出台政策引导健康发展

本站 2017-05-13 11:04:19

     近日,工信部决定组织成立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领域腾飞的重要基础,目前市场发展情况十分强劲。但是蓬勃的发展背景下,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国家正通过一系列政策来引导工业机器人产业健康、理性发展。



机器人成智造腾飞基础 国家出台政策引导健康发展
        5月10日工信部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坚持科学决策,提高智能制造发展重大问题决策咨询水平,工信部决定组织成立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咨询委)。
        工信部强调,各有关单位和专家要以专家咨询委为平台,以探寻智能制造发展规律和尊重我国发展实际为基础,坚持科学、客观、公平的原则,围绕智能制造推进相关重大问题,开展相关咨询、论证活动。

随着智能制造的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已经进入了全面深入实施阶段。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深入实施,工信部正根据各地发展条件与优势,组织修订《“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以下简称“《指南》”),并有望于近期印发。

         据介绍,《指南》旨在把“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和各地资源禀赋、现有产业发展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突出各地区所专所长,通过针对性地发展各地优势产业,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合理分布,进而形成中国制造“新版图”。


        工信部介绍,组织修订《指南》目的是为了鼓励和引导各地加快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新型制造业体系,推动形成因地制宜、特色突出、区域联动、错位竞争的制造业发展新格局。同时,也是希望各地未来制造业发展实现精准发力,避免一哄而上。
       据多家市场机构和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预测,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产业升级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力,相关的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之巨。庞大的智能制造市场领域中,工业机器人无疑是重要核心产业。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而工业机器人则是智能制造腾飞的重要基础。

        据工信部2016年上半年统计,中国涉及生产机器人的企业超过800家,同时各地方还有超过40个以发展机器人为主的产业园区。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月到11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6.4万台,比2015年全年产量增长逾90%。仅用5年时间,中国的机器人生产企业就增长了近3000家。


       中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在2016年10月21日—25日召开的世界机器人上,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4.8万台,同比增速12%。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全年销量累计6.67万台,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超过1/4。据了解,这已是我国自2013年起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未来,国内机器人市场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三个时间节点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的目标分别是15万台、26万台和40万台。工业机器人的强劲发展,将有望持续推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整体进步。但是在蓬勃的市场背景下,机器人产业不免也出现了一些乱象。
 
国家出台政策引导机器人产业健康、理性发展

         国内机器人产业在大肆扩张的同时,各种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如投资过剩、产品过于低端化,甚至还出现了套取财政补贴等乱象。为此,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政策,引导行业理性、协调发展。
        2016年上半年,《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财政部关于规范机器人产业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病和乱象进行打击和治理。
         2016年12月中旬,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规划》明确提出,构建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全面突破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控制器、精密测量等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重点发展高精度、高可靠性中高端工业机器人。


         2016年12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认监委发文明确,要从推动机器人产业理性发展、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突破零部件等关键短板、开拓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推进服务机器人试点示范、建立认证采信制度等10个方面引导我国机器人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同样是2016年年底,工信部发布《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从综合条件、企业规模、质量要求、研发创新能力、人才实力、销售和售后服务、社会责任、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和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进行了规定。
        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下,未来国内企业可围绕核心零部件、创新型产品、细分市场、售后服务、资本并购等五个维度进行突破。唯有实现自主创新,掌握高端核心技能,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当前,《中国制造2025》已经进入全面深入实施阶段,智能制造的发展关乎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命运。在此情况下,工业机器人产业更应当认识到所肩负的重任,从而理性发展、创新发展,始终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核心,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的切实发展。

上一篇:汶川地震9周年 东日瀛能10周年

下一篇:无人机赶鸭子